中药材肉苁蓉

一、简介

肉苁蓉,中药材名,为较常用中药。始载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。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、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。

①《本经》:主五劳七伤,补中,除茎中寒热痛,养五脏,强阴,益精气,妇人症瘕。

②《别录》:除膀胱邪气,腰痛,止痢。

③《药性论》:益髓,悦颜色,延年,治女人血崩,壮阳,大补益,主亦白下。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男绝阳不兴,女绝阴不产,润五脏,长肌肉,暖腰膝,男子泄精,尿血,遗沥,带下阴痛。

⑤《本草经疏》:白酒煮烂顿食,治老人便燥闭结。

中药材肉苁蓉

肉苁蓉

二、别名

淡大云、甜大云、寸云。肉松蓉(《吴普本草》),纵蓉(《本草经集注》),地精(《石药尔雅》),金笋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大芸(《青海药材》)。

 

三、来源

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、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。春、秋均可采收。但以35月间采者为好,过时则中空。春季采者,通常半埋于沙土中晒干,商品称为甜大芸、淡大芸或淡苁蓉。秋采者,因水分多,不易晒干,须投入盐湖中13年后,取出晒干,称为盐大芸、咸大芸或咸苁蓉。主产于内蒙古、宁夏、甘肃以及新疆等地区。

 

四、性味归经

甘酸咸,温。

①《本经》:味甘,微温。

②《别录》:酸咸,无毒。

③《本草正》:味甘咸微辛酸,微温。

④《玉楸药解》:甘咸,气平。

入肾、大肠经。

①《本草经疏》:入肾、心包络、命门。

②《本草经解》:入足厥阴肝经、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。

③《玉楸药解》:入足厥阴肝、足少阴肾、手阳明大肠经。

 

五、功能主治

滋肾益精、壮阳滑肠,其作用为强壮、通便。

治男子阳痿,女子不孕,带下,血崩,腰膝冷痛,血枯便秘。

①《本经》:主五劳七伤,补中,除茎中寒热痛,养五脏,强阴,益精气,妇人症瘕。

②《别录》:除膀胱邪气,腰痛,止痢。

③《药性论》:益髓,悦颜色,延年,治女人血崩,壮阳,大补益,主亦白下。
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男绝阳不兴,女绝阴不产,润五脏,长肌肉,暖腰膝,男子泄精,尿血,遗沥,带下阴痛。

⑤《本草经疏》:白酒煮烂顿食,治老人便燥闭结。

中药材肉苁蓉

肉苁蓉

六、炮制

加黄酒蒸透后,切片晒干。

 

七、形态特征

①肉苁蓉多年生寄生草本,高1540厘米。茎肉质肥厚,圆柱形,黄色,不分枝或有时从基部分23枝。被多数肉质鳞片状叶,黄色至褐黄色,覆瓦状排列,卵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长12.5厘米,宽48毫米,在茎下部者较短且排列较紧密,上部者较长,排列较疏松。穗状花序圆柱形,长825厘米;宽68厘米,花多数而密集;每花的基部有1枚火苞片和2枚对称的小苞片,大苞片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尖,小苞片长圆状披针形,与花萼几等长;花萼钟形,淡黄色或白色,长11.3厘米,5浅裂,裂片近圆形,无毛或多少被有绵毛;花冠管状钟形,5浅裂,裂片近圆形,紫色,管部白色;雄蕊4,花药倒卵圆形,先端有短尖的药隔,花药与花丝基部被皱曲的长柔毛;子房上位,长椭圆形,花柱细长。蒴果椭圆形,2裂。种子多数。花期56月。果期67月。生于盐碱地、干河沟沙地、戈壁滩一带。寄生在红沙、盐爪爪、着叶盐爪、珍珠、西伯利亚白刺等植物的根上。分布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、新疆等地。

②苁蓉多年生寄生草本,高可达1米。形与肉苁蓉相似,但茎上鳞片状叶呈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.54厘米,宽48毫米,先端渐尖。花黄色,大苞片线状披针形,近于光滑,小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稍长于花萼;花萼光滑无毛,裂片边缘有细圆齿。生于湖边、沙地、琐琐林中,寄生在琐琐的根上。分布内蒙古等地。

③迷肉苁蓉多年生寄生草本。茎基部特别肥厚,直径3045厘米,鳞片状叶;呈卵状披针形;茎中部较细,直径1525厘米,鳞片状叶呈长团状披针形。穗状花序长圆形或圆柱形;苞片边缘密被绵毛;花冠裂片边缘具细毛。生于沙地、琐琐林中,寄生在琐琐根上。分布内蒙古等地

 

八、药理作用

肉苁蓉稀酒精浸出物加入饮水中饲养幼大鼠,其体重增长较对照组快。水浸剂、乙醇-水浸出液和乙醇浸出液试验于狗、猫及兔等麻醉动物,证明有降血压作用。肉苁蓉对小鼠有促进唾液分泌及呼吸麻痹作用,促进唾液分泌的成分为某种有机酸样物质,呼吸麻痹的成分可能力甙类。

 

九、配伍

1、治男子五劳七伤,阴痿不起,积有十年,痒湿,小便淋沥,溺时赤时黄:肉苁蓉、菟丝子、蛇床子、五味子、远志、续断、杜仲各四分。上七物,捣筛,蜜和为丸如梧子.平旦服五丸,日再。(《医心方》肉苁蓉丸)

2、治下部虚损,腹内疼痛,不喜饮食,平补:肉苁蓉二斤,酒浸三日,细切,焙干,捣罗为末,分一半,醇酒煮作膏,和一半入臼中,捣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加至三十丸,温酒或米饮下,空心食前。(《圣济总录》肉苁蓉丸)

3、补精败,面黑劳伤:苁蓉四两(水煮令烂,薄切细研),精羊肉,分为四度,下五味,以米煮粥,空心服之。(《药性论》)

4、强筋健髓:苁蓉、蝉鱼。为末,黄精酒丸服之。(《本草拾遗》)

5、治虚损,暖下元,益精髓,利腰膝:肉苁蓉(酒浸一宿,刮去皱皮,炙干)、蛇床子、远志(去心)、五味子、防风(去芦头)、附子(炮裂,去皮、脐)、菟丝子(酒浸三日,曝干,别捣为末)、巴戟、杜仲(去粗皮,炙微黄,锉)各一两。上药捣罗为末,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心,以温酒下二十丸,盐汤下亦得,渐加至四十丸为度。(《圣惠方》肉苁蓉丸)

6、治肾虚白浊:肉苁蓉、鹿茸、山药、白茯苓等分。为末,米糊丸梧子大。枣汤每下三十丸。(《圣济总录》)

7、治发汗利小便亡津液,大腑秘结,老人、虚人皆可服:肉苁蓉(酒浸,焙)二两,沉香(别研)一两。上为细末,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用米饮送下。(《济生方》润肠丸)

8、治高年血液枯槁,大便燥结,胸中作闷:大肉苁蓉三两,白酒浸,洗去鳞甲,切片,白汤三碗,煎一碗,顿服。(《医学广笔记》)

9、治消中易饥:肉苁蓉、山茱萸、五味子。为末,蜜丸梧子大。每服盐汤下二十丸。(《医学指南》)

10、劳伤,精败面黑。用肉苁蓉四两,水煮烂,切薄研细,炖羊肉吃。

11、肾虚白浊。用肉苁蓉、鹿茸、山药、白茯苓,等分为末,加米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,枣汤送下。

12、汗多便秘(年老或体虚的病人)。用肉苁蓉(酒浸,焙过)二两、沉香末一两,共研为末。加麻子杜汁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、八丸。白开水送下。

13、消中易饥(按:患此病者常多食,但身体很消瘦)。用肉苁蓉、山萸、五味子等分,共研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盐酒送下。

14、破伤风(口禁,身强直)。用肉苁蓉切片晒干,烧成烟熏伤处,累效。

中药材肉苁蓉

肉苁蓉

十、相关论述

1.《本经》:主五劳七伤,补中,除茎中寒热痛,养五脏,强阴,益精气,妇人症瘕。

2.《别录》:除膀胱邪气、腰痛,止痢。

3.《药性论》:益髓,悦颜色,延年,治女人血崩,壮阳,大补益,主赤白下。

4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男绝阳不兴,女绝阴不产,润五脏,长肌肉,暖腰膝,男子泄精,尿血,遗沥,带下阴痛。

5.《本草经疏》:白酒煮烂顿食,治老人便燥闭结。

6.《本草经疏》:肉苁蓉,滋肾补精血之要药,气本微温,相传以为热者误也。甘能除热补中,酸能入肝,咸能滋肾,肾肝为阴,阴气滋长,则五脏之劳热自退,阴茎中寒热痛自愈。肾肝足,则精血日盛,精血盛则多子。妇人症瘕,病在血分,血盛则行,行则症瘕自消矣。膀胱虚,则邪客之,得补则邪气自散,腰痛自止。久服则肥健而轻身,益肾肝补精血之效也,若曰治痢,岂滑以导滞之意乎,此亦必不能之说也。

7.《本草汇言》:肉苁蓉,养命门,滋肾气,补精血之药也。男子丹元虚冷而阳道久沉,妇人冲任失调而阴气不治,此乃平补之剂,温而不热,补而不峻,暖而不燥,滑而不泄,故有从容之名。

8.《本经逢原》:肉苁蓉,《本经》主劳伤补中者,是火衰不能生土,非中气之本虚也。治妇人症瘕者,咸能软坚而走血分也。又苁蓉止泄精遗溺,除茎中热痛,以其能下导虚火也。老人燥结,宜煮粥食之。

9.《玉楸药解》:肉苁蓉,暖腰膝,健骨肉,滋肾肝精血,润肠胃结燥。凡粪粒坚小,形如羊屎,此土湿木郁,下窍闭塞之故。谷滓在胃,不得顺下,零星传送,断落不联,历阳明大肠之燥,炼成颗粒,秘涩难通,总缘风木枯槁,疏泄不行也。一服地黄、龟胶,反益土湿,中气愈败矣。肉苁蓉滋木清风,养血润燥,善滑大肠,而下结粪,其性从容不迫,未至滋湿败脾,非诸润药可比。方书称其补精益髓,悦色延年,理男子绝阳不兴,女子绝阴不产,非溢美之词。

10.《本草求真》:肉苁蓉,诸书既言峻补精血,又言力能兴阳助火,是明因其气温,力专滋阴,得此阳随阴附,而阳自见兴耳。惟其力能滋补,故凡症瘕积块,得此而坚即消。惟其滋补而阳得助,故凡遗精茎痛,寒热时作,亦得因是而除。若谓火衰至极,用此甘润之品,同于桂、附,力能补阳,其失远矣。况此既言补阴,而补阴又以苁蓉为名,是明因其功力不骤,气专润燥,是亦宜于便闭,而不宜于胃虚之人也。谓之滋阴则可,谓之补火正未必然。

11.《本草正义》:肉苁蓉,《本经》主治,皆以藏阴言之,主劳伤补中,养五脏,强阴,皆补阴之功也。茎中寒热痛,则肾脏虚寒之病,苁蓉厚重下降,直入肾家,温而能润,无燥烈之害,能温养精血而通阳气,故曰益精气。主症瘕者,咸能软坚,而入血分,且补益阴精,温养阳气,斯气血流利而否塞通矣。《别录》除膀胱邪气,亦温养而水府寒邪自除。腰者肾之府,肾虚则腰痛,苁蓉益肾,是以治之。利,今木皆作痢,是积滞不快之滞下,非泄泻之自利,苁蓉滑肠,痢为积滞,宜疏通而不宜固涩,滑以去其着,又能养五脏而不专于攻逐,则为久痢之中气己虚,而积滞未尽者宜之,非通治暑湿热滞之痢疾也。苁蓉为极润之品,市肆皆以盐渍,乃能久藏,古书皆称其微温,而今则为咸味久渍,温性已化除净绝,纵使漂洗极淡,而本性亦将消灭无余,故古人所称补阴兴阳种种功效,俱极薄弱,盖已习与俱化,不复可以本来之质一例论矣。但咸味能下降,滑能通肠,以主大便不爽,颇得捷效,且性本温润,益阴通阳,故通腑而不伤津液,尤其独步耳。自宋以来,皆以苁蓉主遗泄带下,甚且以主血崩溺血,盖以补阴助阳,谓为有收摄固阴之效。要知滑利之品,通导有余,奚能固涩,《本经》除阴中寒热痛,正以补阴通阳,通则不痛耳。乃后人引申其义,误认大补,反欲以通利治滑脱,谬矣。

 

十一、临床应用

1、治疗肾虚患者,补阳滋阴都一定作用,对肾虚型神经衰弱,有精神不振、体倦、腰酸、健忘、听力减退的患者,尤以适宜。常配杞子、五味子、麦冬、黄精、玉竹等。

又可治肾虚阳痿、早泄、妇女不孕,崩漏带下,竣补之力虽不足,但药性温和,配伍补骨脂、菟丝子、沙苑子、山茱萸肉厚,仍能发挥壮阳作用。

2、治老人气虚、血虚所致的便秘。一般可用肉苁蓉煮猪肉汤服,血虚便秘配当归、生地、火麻仁、方入苁蓉润肠汤;虚秘而汗多、小腹不适,需配沉香。

 

十二、处方举例

从容润肠唐:肉苁蓉15g,当归12g,生地9g,白芍9g,火麻仁9g,水煎服。

注:除上述淡苁蓉外,产地尚生产一种盐苁蓉,即将采集的鲜苁蓉投放于盐池内浸渍2~3年,取出晒至6~7成干即可。

盐苁蓉又名盐大云,形态与淡苁蓉相似,唯表面黑褐色,外披黄褐色盐霜,质柔韧,易折断,断面黑棕色或黑色。气微,味极咸。主销华东及中南地区。一般在冬季用清水漂洗至无咸味后,切片晒干使用,效用与淡苁蓉相同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海报
中药材肉苁蓉
一、简介 肉苁蓉,中药材名,为较常用中药。始载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上品。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苁蓉、迷肉苁蓉等的肉质茎。 ①《本经》:主五劳七伤,补……
<<上一篇
下一篇>>